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用爱开启生命的航线

发表日期:2008-05-19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邸 岩 本页责编:原驰


 爱,中华民族永恒的光辉!
           ——本站题记

用爱开启生命的航线
   ——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纪实报道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下午16点30分,距四川大地震100个小时。

  这天是周玉红副主任医师值白班的日子。她在办公室里正忙碌着,病房里收了一个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刚刚处理好了。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表,16点30分,还有半小时就可以下班了。她不由自主地想:今天有点忙,老公刘和女儿小雪这会儿正在去机场接爸妈的路上。爸妈在这次地震中饱受惊吓,好不容易才劝说他们来北京休养。他们起初还不肯来,说我们的工作太忙,不愿意打扰我们。真是的,都是自家的孩子,还这么客气……
   “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她起身拿起听筒,“喂,您好,干一科。”
   “周玉红吗?我是潘主任,医院刚刚接到通知,灾区紧缺一批肾内科大夫,经医院讨论,决定派你去,你看有问题吗?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周大夫心想,这是救人的大事,虽然来得突然,也应该去,随即回答潘主任,“主任,我没困难,我去!”
  毫不迟疑的回答让潘主任心中犹如有一股暖流注入。她动情的说,“周,辛苦了,有什么科里能帮你做的?”
  “主任,没有,几点钟出发?”
  “7点20分,机场集合,我们6点半钟出发。一会儿,我先陪你去办公楼领东西,还有医院给办的保险协议,你还没签呢,我们先去办完。”
  “好的。”嘴上答应着,她心里正着急,爸妈快到了,本来想照顾他们,现在反倒要他们来照顾丈夫和孩子,而且走的这么急,走之前连面都可能见不到……
  17点,潘主任陪着周刚走进办公楼,便看见了医院所有的正、副院长和书记等等,他们正七手八脚的在往纸箱子里装东西,方便面、纸巾,应有尽有,一共装了9个大箱子!箱口还用胶带仔细的封好。这都是医院给她们准备的生活必备用品。
  17点半,周回到家,家里没人,她准备了点随身用品,找了个方便袋,提着就出门下楼了,正在这时,手机响了。
  “周,封院长提醒你,别忘了带身份证!”
  “哦,我带了,正下楼呢。”心里感叹,封院长想得可真细致。

  周六下午17点,张京慧副主任医师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接女儿小月回家。一路上,小月不停的问妈妈,“妈妈,又有新的小朋友被救吗?这一天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吗?”……母女俩一问一答的,这在地震后成了母女俩的必修课。女儿上课,看不到报道,妈妈就在放学后第一时间讲给她。晚上,母女俩一起在电视机前看实况,母女俩一起为灾区的人们流泪……
  17点30分,到了家,停了自行车,刚进门,老公陈说,“京慧,医院领导来电话,灾区需要肾科大夫,你去吧,家里有我。东西我都给你收拾好了!”
  京慧听到这个消息一愣,看了眼小月,这小女儿是一天都离不开妈妈的。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可灾区的小朋友更需要你!他们太可怜了,你去吧!我会好好学习,听爸爸的话。”
  京慧听了这话,眼泪在眼圈里转了转,愣是没让泪流下来。转身去了浴室,抓紧时间洗了个澡。下楼前,小女儿搂着妈妈,在耳边说,“我为有你这样的妈妈而骄傲!”京慧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18点整,医院门口,京慧刚停下自行车,医院的车已经在等她,可是白大衣还没取来,封院长到急诊室,让当班的大夫先把衣服脱下来,给他们先带走。急救车飞驶到周玉红家,接上周大夫,直奔机场。
  在开往机场的路上,封院长反复叮嘱她们要救人,更要保护好自己,还送给她们每人一个随身小包,告诉她们哪个装手机,哪个装杂物,出门在外有事一定要先跟医院联系……逐一叮嘱。是啊,每个上前线的人们,有多少人在为你们忙碌着、在为你们牵挂着、在为你们祝福着!不说,字句里却都蕴藏着;不想说,怕徒增你们的心理负荷;不愿说,怕长辈的牵挂耽搁你们前行的脚步,于是,只能不说。

  7点20分,首都机场。
  周的父母,老公刘和女儿小雪正在等她。
  “爸妈,真不巧,您们刚从成都飞来,我就要飞去成都了,真是对不起……”
  “孩子,去吧,家乡需要你,现在正是你学以致用,为家乡出力的时候。我们现在都很好,别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
  一家人拥抱着道别。


相见却是道别时

  首都机场,各大医院共派了40名肾科医生和20名重症监护医生,他们成了机场壮丽的风景,她们为了大家舍小家,不顾余震和瘟疫的危险,毅然前行。这份坚决让每位去送行的人都感到一种震撼。临行前,北京市卫生局和医院的领导和他们一一握手,道珍重,医院干部医疗科的潘主任和她们紧紧的拥抱,这是一种祝福的无声流淌,这是一种战胜灾难的气概在悄然的酝酿。医务工作者用爱去开启的--生命的航线--正在起航!


我们不哭,等你凯旋!

  她们走后,干疗科潘磊主任,干一科区长马进玉主任和吴边护士长到两位医生家中慰问;干疗科把两名在外进修医生调回;干疗科老主任丁菊华医生打电话,回科表示科里缺人值班,她来值班;干疗科所有人员经常短信询问两名在外人员情况,得知她们工作身体一切均好。
  全国一盘棋,全院一盘棋,全科一盘棋,灾区的朋友们,众志成城,斗震巴蜀,有如此强大的后盾,我们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