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读书感悟

党建园地

奉献奥运,我的快乐,我的自豪

来源:重症医学科 作者:张静姝 本页责编:原驰

“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
                 ——温家宝总理为奥运志愿者题词


  我在首都体育学院参加奥运服务的这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对我而言是人生的一个特别体验。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

  首都体育学院训练馆是本次奥运会的独立训练馆,包括了体操、足球、水球、柔道、跆拳道五大项目。可能会有人感到训练馆不如比赛场馆重要,但其实不然,训练馆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要练习,相对于比赛场馆来说意外受伤发生的概率多得多。我们是以积水潭医院为主的一支医疗团队,加上120急救人员共37人。我的具体工作是在体操训练馆服务。

  第一天参加培训的时候,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难免感到有些孤独,但同一团队的梁学亚经理是一位极具管理能力又非常幽默风趣的人,他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我们这些来自外院的同志,大家亲切的微笑让我们心里很温暖。

  最初运动员们还没有到,我们先在场馆里建站。一间间空空的房间经过我们的布置变成了整洁、温馨的医疗站。接下来是药品的摆放、抢救仪器的检查和使用、熟悉各种抢救的救治流程、病历的书写、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及上报流程等等。培训中再一次重点进行了心肺复苏、脊柱损伤病人抢救和转运的演练。虽然我也从事急救工作很多年了,但对于这方面的现场救治还有不熟悉的地方,但通过学习和几天的实战演练,很快明确了工作的要点。急救车到站以后,我们进行了医疗站——急救车——定点医院的实战转运,以保证万无一失。

  七月底正是北京的桑拿天,但大家没有半句怨言,都很认真、积极的相互配合。脏活、重活抢着干,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新的临时小家。

  七月二十七日开始,运动员们陆续到场训练了,体操的训练时间是每天早九点到晚九点,通常在下午三点到五点有两小时的休息时间,训练队多的时候也有不休息的时候。我们医疗队要在运动员到场前一小时到岗,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电量是否充足、抢救药品是否齐全,并把医用冰块放在场馆冰桶内。运动员训练时间里,我们的具体工作是在场边巡视,有问题及时处理,运动员训练结束后整理完物品才能离开。

  虽然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但我们仍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来面对每一刻。在我们欣赏着世界级体操运动员出色表现的同时,运动员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深深感动了我。他们摔倒了,应该很痛,但是他们从来不休息,继续训练。很多运动员身上都有伤,可是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他们在努力、在拼搏。为了这些可爱的运动员们能够安全的训练,为了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中国医疗队的风采,我们的这一点点辛苦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运动员训练结束后,和我们亲切的合影留念,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非常热情。照片上,我们一样灿烂的笑脸,共同传达出了“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奥运的宗旨激励着人们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境界;激励着人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追求超越种族、超越地域、超越文化的友谊和团结;激励着人类8455线路检测中心和平、促进发展,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

  奥运会从训练到开幕,到比赛结束,我所在的首体训练馆没有一位运动员受伤,真正做到了平安奥运。虽然我们没有实战,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中、在场边紧张的巡视中、在与运动员、教练员、队医的友好交流中我们一样体现出了北京医疗工作者的风采。

  这一段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医疗志愿者是光荣的,也是快乐的。这份快乐不仅在于能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还在于参与其中得到锻炼与回忆!奥运会结束了,这届奥运会举办得如此成功、如此盛况空前、如此无以伦比。在此期间,志愿者的工作也获得了一致好评,我作为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一员,参与了奥运,并在奥运中尽了我的一份努力,我觉得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