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北京之秋同行
来源:医学工程处 作者:王碧晗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说到北京的深秋,能联想到什么?明明是天气转凉的季节,却没有苍凉与伤感,没有抑郁的天空,脑海中浮现的是满地掉落的一片片娇贵而闪亮的银杏,和红透满山的红叶;是徐徐清风,累累硕果。秋天呈现的是比盛夏更让人想亲近的气息,我有幸在北京最值得赞美的时节随机关二支部走进北京的秋天。
久违真正的大自然,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瞥见窗外的秋色,我知道,秋天离我们愈发近了。第一站是北宫森林公园,在停车场下车,迎接我们是一段望不见尽头的盘山路,一起随行的老师已经各不见了踪影,从隐约传来的欢笑声中,能感受到每个人心中的轻松与愉悦。
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山、水、花、草,几种颜色交相辉映,巧置于一幅华美但不张扬的风景图。我与一同随行的老师们用相机定格下了这个出游开始的瞬间,所有人发自内心的幸福,都浮现在了脸上。到了山脚下,大家分头行动,几位老师争先恐后地选择路线开始爬山。去不了人头攒动的香山,在此过过攀登隐,也是不错的选择。
都说北京最美的季节是秋天,秋天以何为美?我注视着眼前铺天盖地的阳光、偶尔伴来的瑟瑟秋风、一些留有残余树叶的树木奏响的和谐音符……如果时间在此停驻,我想它会是最美的一刻。
午饭过后,我们继续前往南宫。南宫一词对北京人来说已耳熟能详,但是南宫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并不被太多人所知,此次行程特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的机会。进入干净宽敞的放映大厅,南宫村的发展历程逐渐展示在眼前:南宫的改变在以吴恒为首的新一任村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展开了全新的篇章,他们英明、果敢,聪颖、睿智,抓住发展契机,最终建成了如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南宫的先天资源也非常优越,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方向。
看完纪录片,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蔬菜大棚,大棚里种植着排列整齐的香蕉树、沉重丰满的青柚、小巧可爱的仙人球……大棚里还出售可以点缀生活空间的观赏植物,很多人禁不住他们的诱惑而慷慨解囊。
行程的最后项目是到果园采摘。近几年,城里的人们兴起了采摘热,大家驾车不远千里奔向郊区,下力气费功夫,花贵上几倍的价钱摘下纯正的、原汁原味的水果和蔬菜。这样的方式之所以得到垂青,可见它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果园前面部分的树木已经一片狼藉,散落着一些剩余的苹果和枝叶。“还不够大,再往里走!”赵老师带着我,找到了一棵让人垂涎欲滴的苹果树,老师三下五除二爬上树,把最拔尖的苹果扔到地面。我们边吃吃捡,甜甜的果汁满溢口中。
第一次参加院工会的活动,让我走出了每日频繁打交道的设备、仪器,走进了藏匿于生活中的大自然,换一种身份也是换了一种心情。北京深秋创造出独有的不可比拟的奇妙与瑰丽,使我深感难忘。夜幕降临,大家被夕阳的余辉笼罩,车内夹杂着一天的疲惫和满载而归的收获,蕴藏着这个季节的所有快乐。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