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谈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

发表日期:2009-07-14 来源:乳腺外科 作者:李艳萍 本页责编:原驰

 

乳腺癌的治疗中,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重视化疗而轻视内分泌治疗。化疗即特定浓度的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杀灭一定比率的残余癌细胞。化疗的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神经毒性等。大部分病人不得不忍受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生活质量下降。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其实,内分泌治疗几乎适用于ER阳性的各期病例。由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轻,对需要全身治疗的年迈、体弱或并存有其他疾病不能耐受化疗的雌或孕激素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是最好的适应症。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只是通过影响激素环境而发挥治疗作用,药物本身并不是激素。可进行三个层次的治疗:抗雌激素、垂体RH-LH类似物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抗雌激素治疗可分为:手术去势、放疗去势和药物治疗三种。前二者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卵巢或通过放疗抑制卵巢功能、切除肾上腺和脑垂体等,直接或间接地减少血中雌激素含量,手术去势对妇女的心理打击比较大,且是一种不可逆的措施,现在已较少使用。相比之下,可逆的RH-LH类似物常用药物为诺雷得,诺雷得可以有效抑制卵巢的雌激素合成,主要适用于绝经前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能为众多年轻患者所接受。

三苯氧胺(TAM),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核心用药,对受体阳性的绝经前、绝经后病例都有明显效果。最近,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和依西美坦等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LS)的问世,使得TAM金标准的地位受到挑战。与三苯氧胺相比,ALS长期辅助治疗时耐受性更好,副反应更低。近年来,国际大量临床研究证明ALS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可作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和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药物。

随着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的乳腺癌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受体多为阳性,化疗对这些患者的疗效并不高,且这些患者多伴有一些内科疾病,与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相对安全得多。新辅助化疗达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中,90%以上是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对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化疗可能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内分泌治疗是直接针对乳腺癌发病与发展刺激因素的治疗,通过抑制或减少相关激素分泌,降低其水平,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价值不亚于手术、化疗及放疗。在很多时候,它有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甚至不可比拟的优势。内分泌治疗针对性和选择性更强,毒性往往比较缓和,但其针对适宜病人的治疗价值却是巨大的,临床工作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因此,医生和患者应放心使用内分泌治疗,让更多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免受化疗毒副作用,拥有健康、快乐的每一天。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