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来源:院史志小组 作者:奇 禾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阅读:
|
最近,全党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坚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坚持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这些年来在领导干部中,存在着少数腐败堕落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纠其原因,就是做人不老实,做事不干净。在收受贿赂时,大都存在着一种“你知、我知”侥幸心理。错误的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却不知,“伸手必捉”的浅显道理。
2006年,陕西省扶风县挖出了27件青铜器。一对罕见的大口尊上刻写了大量铭文,讲述了西周晚期一个贵族向司法人员行贿的经过:
公元前873年,贵族琱生因开发私田、超额收养奴仆被告发,按律当究。朝廷派官员召伯虎督办此案。琱生先给召的母亲送了青铜壶,接着又向召的父亲送了大玉璋,请二老向召伯虎说情。折腾到第二年,召伯生放了琱生一马,为表示感谢,琱生给召伯虎送去一些朝觐用的礼器——圭。
谁能想到,2880多年前送贿的东西竟被刻在青铜器里,埋在地下流传了下来。真可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了。关于那年头腐败的事儿历史记载不少,但经过口头流传、文字整理、后代取舍,总没有这青铜器里面得来的行象生动。据研究,召伯虎就是史上的召公,要是没有挖出大罐子,还真让史书蒙住了。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云云。意思是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召公说,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这里召公俨然是忧国忧民的正面形象,没想到被一个大罐子就把不光彩的一面暴露得一丝不挂。
历史说明,沾“腐”即毁,伸手必被捉。古人尚如此,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能让人不知吗?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荐稿:闻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