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22届亚太肝病学年会感记
发表日期:2012-02-22
来源:胃肠肿瘤外科 肝胆肿瘤外科 作者:孙志鹏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阅读:
|
近日,为期四天的第22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2012)在台北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我有幸以poster的身份参加了本次会议,在2月18日做了题目为Ref-1 mediated repair of damaged the liver, kidney, intestine and lung cells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的presentation。APASL自2002年第13届召开后,时隔十年再次登陆台北。今年年会以“肝脏病学在新世纪中前行:里程碑和远景”为主题,共同回顾肝脏病学进展,展望未来前景。
本次肝移植课程的主题是“让梦想照进现实”,可以说任何人类的发明与进步,都源于最初的梦想。2月16日的肝移植课程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肝移植领域权威专家的演讲或许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未来肝移植领域的梦想。
亚洲第一位成功实施肝移植的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陈肇隆院士分享了自己亲历的台湾肝移植 28年经验;美国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UCSF移植中心主任John.Roberts博士在推广活体肝移植方面做出了努力,会上他不仅对肝移植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讲述,同时带领与会者共同展望了肝移植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院移植中心主任Abraham.Shaked教授则对移植后的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监控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做了精彩报告; ILTS(国际肝移植协会)上任主席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探讨了肝移植前HCC的降期治疗问题;新西兰奥克兰城市医院Edward.J.Gane教授对解决肝移植HBV/HCV复发感染的策略——肝移植术前术后的抗病毒治疗进行了详细介绍;Yu-Fan.Cheng教授从移植放射学家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了门脉血流对肝移植的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移植外科教授Olthoff.Kim女士则讨论了老年肝移植受者的结局。
本次会议除了学习了临床研究的最前沿进展,更深刻感受到临床专业专科化的日益深入。因为随着医疗行为日益规范,各项指南的制定都建立于大量专科病诊疗的基础上。大型的专科病中心往往是该领域的规范制定者。UCSF移植中心主任John.Roberts博士对于供体肝衰竭的报导清晰地阐述了制定供体、受体移植标准的过程和原因。
第22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相关报道:
Official Web Site of APASL
国际肝病杂志网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