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我敬我业

党建园地

病房中的“家”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二病区 作者:王海燕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4月21日下午16时,神内二区护士站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您好,我是急诊科,有一名较重的病毒性脑炎患者需要住院。”值班护士放下电话,立即备好床位、安装上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设备、并准备好了急救物品等待患者的到来。

收入院的患者是一名年轻小伙子,年仅18岁,是一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一天前,突然起病,头晕、头痛、行走不稳、恶心、喷射性呕吐、体温高达38.4度。护士们紧密配合、处理起来有条不紊,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炎、补液、吸氧、导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职业的责任感让她们时刻想着的是病人的安危。

为了时刻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安排了一名护士在床边看护。由于大小便失禁,为了不让患者的皮肤受到尿便的刺激,护士们一遍遍地为他更换干净、舒适的被服。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几天后,患者头痛、呕吐症状明显减轻,体温也逐渐降至了正常。看到患者一天天的在好转,护士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患者常年在建筑工地干活,风吹日晒,由于卫生条件差,头发上满是灰土,杂乱的头发长得都盖上了耳朵,护士们拿来了自己的洗发水,一遍又一遍地耐心细致地为他洗头,几遍下来,直到洗出的水变得清澈,护士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护士长找来了理发工具,一剪一剪为年轻人剪去了满头凌乱的长发,半个小时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患者简直像变了一个人,在镜子前左照右照,看起来对他新的发型十分满意,顿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护士们每天找他聊天,了解到这名年轻患者6岁时因母亲患病而过早地离开,父亲在外打工,是奶奶把他拉扯大,为了能早日替父亲撑起这个家,又怕被别人怀疑是童工,他居然瞒报了2岁,小小年纪就来北京打工。失去了母亲的孩子是多么孤独、多么渴望得到爱呀!让我们每一位作了母亲的人更增加了对患者的同情,我们为他买来可口的饭菜,从家带来牛奶和干净的衣服。

出院这天一大早,这位年轻患者在病房洗了个痛痛快快的热水澡,疾病似乎早已离他远去,穿戴整齐后不善言谈的他主动和我们聊天,表示以后一定还来看这些可亲可敬的大姐姐们!因为北京给他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他喜欢这里善良的人们!

优质护理服务是贴心的服务,护士们在救护生命和保卫健康的岗位上用真诚、关爱、奉献、无私既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又谱写着人间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