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下午,一个9岁的男孩,在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愈出院了。成为我院呼吸内科首例被成功救治的年龄最小的肺炎患者。
2009年4月13日早晨7:50,呼吸内科的李静丽主任正要准备参加交班,她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喂,李主任吗?您好,我是孩子的母亲,现在我儿子发烧40.2度已经三天了,高烧持续不退,儿科没有床,您看您能帮助我收下孩子住院吗?”
“孩子多大?”
“9岁。”
主任停了一下马上说:“快把孩子接到医院吧,虽然我们从来没有收过这么小的孩子,但我们会想尽办法,全力以赴抢救孩子的。”这位母亲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了,只是不断地重复着:谢谢,谢谢!
一个小时后,孩子被急救车送到了医院,在呼吸内科专家门诊见到了等候多时的李主任。李主任检查完孩子后,迅速开了住院通知单,于是孩子立即被送到了12层的呼吸内科病区。来到了病区,马迎民主任热情地迎了上来,此时,医护人员早已准备就序,考虑患儿年龄小,抵抗力差的特点,科室专门腾出一个单间给孩子住。
入院后,患儿因高烧4天,已出现极度的烦躁不安,面色青紫,咳嗽、咳痰、喘憋严重的现象。陌生的环境、陌生人,使得原本紧张的孩子更加紧张。主管医师宿慧一边细致耐心的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一边有条不紊为孩子做着入院后的各项检查,很快孩子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可闻及干鸣音及痰鸣音,胸片提示小叶性双侧肺炎,上级主管医师方秋红主任考虑诊断明确,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患儿,为患儿制定科学有效的用药治疗方案,即要做到药到病除,又要考虑药物对患儿的副作用影响。一场紧急救护工作随即展开。
时间就是生命,科室马迎民主任立即请儿科孙黎明主任会诊,根据患儿病情发展的变化,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合该患儿用药特点的科学治疗方案。当孙主任听到孩子输液出现困难时,立即派儿科门诊值班的徐国琴等护士们帮忙。于是呼吸内科和儿科的护士们为患儿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持续的高烧,不吃饮食,患儿已出现严重脱水,加上孩子肥胖,烦躁不配合,穿剌几次都未成功。第二天早晨面对因高烧不退,脸色被烧得通红的孩子,医护人员再也不忍心看着孩子难受了。主管医生宿大夫和蒋大夫立即找来齐护士长研究解决输液治疗对策,很快决定采取医护配合方案。上下夜班的医护们都没有走,也参加了这场战斗。
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小护士们拿出自己心爱的卡通狗和象征着吉祥的福牛来,有的医生用和蔼可亲的话语来安慰孩子,使孩子很快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这边齐宁宁护士长在全体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终于穿刺成功。正是有了这些医护间的密切配合和高超的医术,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生命。

4月14日中午时分,劳累了一上午的医护人员们正准备休息时,突然间病房内传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叫,孩子的家长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马主任、方主任带着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病床前,为孩子检查身体,耐心地询问孩子的不适,叮嘱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肺炎患儿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如果肺炎得不到控制,患儿出现极度的烦躁不安,说明病情就严重了。考虑到孩子对药物的使用极为敏感及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马主任、方主任反复研究,及时为孩子调整了科学的治疗方案,使患儿的症状逐渐缓解,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经过全科上下密切的努力配合,孩子的炎性得到了控制,身体逐渐恢复,体温由原来的40余度降至了正常,咳嗽咳痰好转,食欲增加。护士们一天两次的雾化吸入、吸氧,使孩子喘憋现象逐渐好转,面色渐渐地红润了起来,孩子爱说、爱笑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病例,但它考验的却是全科的急救体系、管理水平和医疗综合服务能力,考验的是全体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以患儿为根本,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科人员的心中,救治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科上下的密切配合,这次成功地救治也为我科开启了治疗儿童肺炎的先例,汲取了宝贵的经验。”科室李静丽副主任感慨地说。
就这样,在与病毒的时间赛跑中,呼吸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没有贻误治疗时机,在时间上取得了胜利。而这一点,正是取得治愈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控制炎性反应的同时,加强抗病毒治疗力度。同时,进行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每天都对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跟踪,指导家长用药方法,经过三整天的救治护理,4月16日,孩子终于康复出院了。
母亲告诉孩子,是医院这些好心的医生护士天使们,挽救了你的生命,你要永远地记住她(他)们。
在此,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孩子的好人,祝您们一生平安、健康快乐!他们是:呼吸内科的:马迎民主任、方秋红主任、李静丽主任、宿慧大夫、蒋延文大夫、齐宁宁护士长、庞莉大夫、王晶大夫、祖晓军护师、李玮娜护士、李晓芳护士和科室内一些不知姓名的医护人员。
同时还要感谢儿科的:孙黎明主任、李苗大夫、唐泓大夫、徐国琴护士、刘娅护士以及两位不知姓名的护士们。
正是你们用真诚、真心、细心、耐心、爱心,无私的奉献精神及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温暖并感动患者和家属的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实现了“珍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患儿为本,用科学的方法,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真正实践了我院提出的“科学发展上水平,医疗服务创一流”的目标。
你们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和对患者的极端热忱,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科室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要以此为榜样,为医院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石晓露
科室:监察室
电话:15301378707
邮箱:sjtyyjjw2009@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