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杜克眼科学习的所思所想
发表日期:2015-03-18
来源:眼科 作者:褚利群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阅读:
|
七个月的杜克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想这段岁月,收获颇丰。马上就要回国了,该讲讲在杜克眼科的科研情况了。
杜克眼科的科研水平在全美还是数得着的,由于背靠杜克医学院强大的医学科研实力,因此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杜克眼科中心有专门的眼科研究所,其组织结构是典型的美国式的科研模式,就是课题负责制。与国内体质不同,美国式的科研模式只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但没有固定的人员结构。以杜克眼科研究所为例,虽然有专门负责科研的副院长负责管理,但下面的人员不是固定的。杜克眼科研究所下设7、8个课题组,根据课题组负责人的基金情况,定期进行调整,因此给科研人员,尤其是课题组的学术领头人的压力很大。如果近期没有好的科研成果,没有申请到足够的课题经费,可能意味着明年课题组有被解散的危险,因此,必须通过紧张的工作、严密的组织和不断的创新赢得生存的机会。
由于杜克眼科研究所依托杜克医学院强大的实力,这里的研究有很多其它地方眼科没有的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转基因动物模型方面。由于杜克医学院在转基因动物方面实力很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新的转基因动物,因此,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杜克眼科研究所利用转基因的优势已成功获得了十几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使杜克眼科在世界眼科科研领域拥有较高的地位。
杜克眼科非常注重科研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在这里,每周五早上会有科研交流会,主要由杜克眼科研究所内几个课题组轮流报告,还定期特邀院外的科研院所前来交流讲座,各课题组内还有定期的内部科研交流会,所以每个月各种交流多达十几次。 通过这些交流,我的收获很多,开阔了科研思路,发现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给我今后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多启发。

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眼科中心的运作和管理模式;亲眼看到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巧和最新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看到了现代眼科的教学和科研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参加各种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会议30多次。不久,我将带着这些沉甸甸的收获回到祖国,希望我的所学能为我院眼科带来新的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