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生命。那么生命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幸福。作为幸福最重要的的保障——健康,它无处不在却又不被我们感知,只有当我们失去它时才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二十几年来的切身感受。记得经常有患者对我说“曾几何时我们也有健康的身体,矫健的步伐,充沛的精力,那时觉得疾病和卧床离我们很远,似乎那只是祖父祖母身上才发生的事情,但是一夜之间生活改变了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一瞬间离我们而去,痛苦、迷茫、绝望是那个阶段最主要的感受”。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对自己如此不公。我知道他们此刻肉体的痛苦是次要得到,最主要的心灵的煎熬。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这其实是最可怕的。
有句古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做事情越到最后难度就越大,坚持下来就越不容易。欧美科学研究曾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沙漠遇难的探险者经常倒在离绿洲的最后几公里路程上,甚至是最后一公里。为什么呢?难道他们能够穿越漫长沙漠恰好最后因为差最后这几公里体力而葬身沙海吗?这种巧合只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没有普遍意义。如果有通讯设备告诉他们离此几公里就是水源就可以活下来,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拼命为了生存而咬牙挺过这最后的考验,因为他们的努力有了明确的目标而且结果显而易见。这就像我们的患者,在得病的初期看不到未来和希望,不知道自己努力会不会有改变,而此时脆弱和绝望的恰恰需要我们抚慰和鼓励,就像是在炎炎夏日里给他们带去一丝清凉。
我们为需要进行康复的患者先让他们树立一个初期目标:即完成第一个小任务,完成之后再去想第二个小任务——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如何冲过终点赢得冠军。如果一开始就背上沉重的心理任务并短期看不到结果,心理就会产生疲劳,而分别完成分解后的任务就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为任务变简单了。我们的病人何尝不是如此,在进行着一场与疾病斗争的马拉松比赛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极大地耐力才能最终冲过终点。很多病人不是想着一夜病好就是想着彻底放弃,在他们心里最脆弱最绝望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们疾病的恢复过程,努力配合治疗的好处,所需要的时间,帮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只有一个人从内心不畏惧,他才会战胜所面临的困难,病人更是如此。当一个人在一瞬间突然丧失了运动能力,心里的打击是巨大的致命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能彻底将一个人摧垮。病人也是普通人,是更脆弱的普通人,没有人去帮助他们会是他们陷入心灵的绝境孤立无援。二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有感悟,换位思考当我是病人的时候其实更需要心灵的温暖和慰藉,有时更优于单纯的治疗。因此我和姐妹们对每一个因病而瘫痪的病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解他们,感受他们的心境。只有感受到他们此时的心境,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就像一个医生感受当一天病人后他一定会有很多在其工作岗位上感受不到的感悟。了解他们的痛苦,体会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的难关,树立起治疗的勇气和信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关爱病人,体贴病人,在一点一滴当中就能温暖病人的心灵,使他们康复痊愈,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对病人来说意义重大,也使我们获得了成就感。当看到治疗的病人康复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或是回归到家庭中,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觉得自己和姐妹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这种心理的愉悦感是用金钱不能比拟的,看到病人摆脱疾病初期的恐惧和绝望,逐渐树立起信心,努力为自己的健康为家庭的责任而付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为病人也为我自己。因为看到别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感到快乐。因此古人曾说“与人为善,则自善终焉”。
通过感动他人,感动自己。让心中的爱通过与病人的接触传递下去,温暖每一个需要慰藉的心灵。这是我工作二十五年来的心得。希望只要心中有爱,生命永远是幸福的。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