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有感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第一部分“2018年工作回顾”中,提到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绩喜人,令人振奋。
当然,李总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警示大家“思危方能居安”,“要清醒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让人感到深化改革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干劲依旧不能松懈。
报告的第三部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第十项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尽快使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持卡看病、即时结算,切实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加强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以上政策措施为医疗卫生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扛起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担,勇于担当作为,在优化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分级诊疗、远程医疗、落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