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我敬我业

党建园地

不一样的春节

来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 作者:魏雅丽 本页责编:闻卓,左彦

d1.jpg

春节本应该是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却是武汉封城、居家隔离、全国驰援……

1月26日大年初二,在家休假的我收到医院的紧急报名支援武汉的通知,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药物I期的护士姐妹们全体报名,从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支援武汉的准备,进入备战状态。接下来几天里,因为疫情的不断变化,我们的班次每天都在改变,我院感染科需要紧急支援,护理部要求有危重症、呼吸科经验的护士进行支援,护士长根据我们的工作经历和能力,派出我及其他三位同事。我们在1月29日大年初六清晨到感染科进行紧急培训并投入工作。新型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做好防护是重中之重,每次穿脱隔离衣都很耗时耗力。培训当天是我参加抗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个夜班。在感染科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步骤穿脱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保护。

d2.jpg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对发热门诊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的收集“您去过武汉吗?”“您与武汉的人有密切接触史吗”“您接触过活禽吗?”“您身边的人有发热咳嗽吗?”“您与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有接触史吗”“您去过复兴医院吗?”“您居住的小区有确诊病例?”……对于这样的询问每个班次都要进行无数次,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一一排查,做到无一疏漏。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一开始的恐慌、紧张、焦虑过度到现在的从容面对。除了日常消毒外,每当有疑似就诊病人或疑似病人解除的时候都要做好终末消毒,由于穿着不方便每次都会汗流浃背,过氧化氢消毒后,眼睛就会出现酸胀感,甚至嗓子会有疼痛感。为了节约物资我们进入污染区前要把喝水、上厕所全部解决好,这是每个班次都要克服的问题,也是对人体生理极限的挑战。

春节假期结束后疫情还在继续,随着人们陆续回京,返程的人数不断增加,感染的风险也在提高。我们的工作又有了新挑战,每日都会迎来这样一批患者,有的是前来就诊,有的是打来电话:“我浑身乏力,前两天坐高铁从东北回来的,我想查查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大夫我有点咳嗽不发烧想拍个CT”;“医生我刚下火车有点发热体温37度,想查一下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医生我嗓子卡了一个鱼刺3天了,体温37.3度想查一下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大夫我昨晚吃了生葱,胃疼,体温37.3度,来排查一下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医生我是1月27日武汉自驾回来的,我爱人和孩子没有症状,我一直咳嗽不发烧,想排查一下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每位患者症状不同,心理不同,有的患者感谢医生在关键时刻的守护,有的患者对医生开的检验单表示不理解“我只想排除新型冠状肺炎,给我开这些单子有什么用?”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耐心的跟患者解释,希望患者能够理解。每天类似的事情很多。但我们每个人都牢记“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能浪费资源,一定要做好医院其他科室的第一道防护墙”,这是鲍主任经常萦绕耳边的话,我们要做到绝对的初诊负责制。

d3.jpg

我是一名护士,隔离衣下,我还是女儿、妻子、妈妈。当我和家人说我要去一线工作,父母第一时间通过视频与我通话“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啊”,转头丈夫和孩子看着我,我沉默了,想到老公的单位人员紧张也要上班,孩子没有人带,怎么办呢?孩子爷爷已经不在,奶奶身体不好,走路费劲,用孩子调侃奶奶时说的“奶奶走路就像南极的小企鹅”。老公看出了我的担心,但是他还是支持我,说:“放心去吧!我们的儿子8岁半了也需要锻炼啦,不是还有我嘛!”当时我的眼睛模糊了。孩子撅着小嘴对我说:“妈妈,您去吧,注意安全,我自己在家会好好的,您放心吧!”忽然间我感觉孩子长大了,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段时间我上夜班,早上老公早早地就去单位了,我下夜班都得九、十点才能到家,孩子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等我下夜班。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很多关爱,让我内心无限温暖,充满力量,更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一场战“疫”,让我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信像我一样在一线为了抗击疫情而努力的人有许许多多,春花烂漫时一定会战胜“疫情”,全国人民加油!武汉人民加油!我可爱的战友们加油!

(荐稿:漆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