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高龄糖尿病妈妈生产实录
2019年9月,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孕妇杨女士。39岁的她是产科的“老熟人”了。2008年,杨女士在怀孕4个月时自然流产;2012年怀孕6个月又自然流产;2013年患上了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2014年怀孕15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妊娠过程可谓多舛,妊娠过程又出现了重度子痫,妊娠到35周时早产娩出一个男婴,孩子健康。
这一次,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宫颈机能不全……杨女士再次妊娠的风险巨大,医生最初就建议她终止妊娠,但她和家属十分坚定地拒绝。鉴于患者和家属这种愿望十分强烈,产科医护人员为她进行了入院评估,并定期为她产检,随时关注她的“风吹草动”。可是意外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2020年的春节前夕,怀孕25周+的杨女士突然出现胸闷、水肿、血压增高,立刻入院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变得更加凶险,医生再次建议放弃胎儿,可是孕妇和家属要求继续妊娠的想法仍然坚定。医生给予控制血压治疗,入院1周病情倒也平稳,胎儿估计750-800g,胎儿孕龄过小,给予促肺治疗。考虑病情严重,医护人员做好了随时终止妊娠的准备。
孕26周+2的时候,上午杨女士还自我感觉良好,下午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憋气,视物不清等症状,血压最高达225/110mmhg,药物控制的效果不理想。超声提示:胎儿脐血流消失。情况已经非常危急!
当天产科屠京慧主任正好轮休在家,不放心患者,从家中赶来医院,看到患者情况,非常肯定地说,继续妊娠,孕妇有生命危险,只有终止妊娠才可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摆在医生眼前的两条路都非常艰难:一条路是放弃胎儿引产,另一条路是保留孩子。如果选择放弃胎儿引产,首先胎儿娩出还需要一定时间,其次如果引产过程中出现胎盘早剥,为了大人安全也可能会剖宫产;如果选择保留孩子,立刻终止妊娠,就要选择分娩方式,剖腹产还是阴道分娩?选择后一种的话,如果成功应该是最满意的结果,但因孕周太小宫颈条件较差,尽管曾经有分娩史,短时间自然分娩可能不大,就孕妇目前条件是否可以耐受还是个问题;如果选择剖宫产对母亲伤害较大,且不能保证胎儿存活及预后。
产科医生们也在纠结中。两难时刻,杨女士说:“我都40岁了,剖宫产对我的伤害到底大到什么程度?我以后也不可能再怀孕了,我现在已经坚持不住了。”这句话让屠主任下了决心,立刻行剖宫产,也许还能救孩子一命。
既然定了方案,就立刻执行。产科通知新生儿科王天成主任保驾护航,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医护人员一路小跑把孕妇推进手术室。麻醉科医生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天遂人愿,手术很顺利。娩出一个男婴,体重800G,评分10分(正常)。出生时,“大磊磊”(希望小小的他能够快快长大,护士们给他起了个带大的名字)面色红润,尽管很小,但哭声很好。听到孩子的哭声所有在场的人都很兴奋,随后把孩子无缝衔接移交给了新生儿科。手术很顺利,出血不多,杨女士的病情平稳。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手术结束后,杨女士被送回到病房,产科办公室里还有很多医生没有走,张辉护士长组织护士加强护理。在场的医生都在为杨女士忙碌着。看到杨女士和孩子病情平稳后,屠主任才离开了医院,这时已经是夜里9点了。本来这天是她的休息日,因为临近父亲的周年忌日,母亲心情不是很好,早就答应好母亲这天一定陪她,结果又食言了。虽然没有如期地去尽孝,却抢救了濒危的产妇,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第二小生命,屠京慧主任也感到很欣慰。
2020年4月23日,出生两个多月的“大磊磊”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悉心治疗照料下长到了2600克,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孩子了。当然这两个月他也经历多次危险时刻,好在医护人员始终用爱守护在小天使的身旁,最终将他健康地送回到妈妈的怀里。屠主任、产科的张辉护士长特意在这天来到新生儿科跟杨女士一起迎接“大磊磊”回家。因为这一刻,真是来之不易!
(温馨提示:广大高龄高危产妇慎重选择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