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腹膜肿瘤外科年轻医生成长感悟
七年学医,只是一个开始。新年伊始,李雁主任利用工作间隙,再次给科室年轻医生进行专题辅导。李教授从肿瘤学讲到肿瘤外科学,最后落脚到腹膜肿瘤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这使得我们对肿瘤学的认知更加深入全面,更对李主任作为肿瘤外科大家的功力叹为观止。同时我们也深深认识到了肿瘤外科的博大精深,而从普外科向肿瘤外科的转换,成长为有技术、有思想、脚踏实地的“学术型肿瘤外科医师”,也将是我们未来长时间不懈努力的目标。
腹膜肿瘤外科,作为肿瘤外科的分支,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的特色科室,也是全国率先单独设置的科室。李雁主任作为国际、国内腹膜癌学界领军人物,于2003年开创这个学科,从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逐步建立了规范的诊断和诊疗技术体系,并引领我国腹膜癌诊治技术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加入8455线路检测中心有着百年历史的医院之后,学科发展更是进入了良性、规范、优质发展的快车道,腹膜肿瘤外科先后被评定为“北京市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市唯一)、北京市“优秀人才集体”、“腹膜癌综合诊治新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科发展更以全新的姿态扎根祖国、服务人民、影响世界。
学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对我们年轻医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作为普外科毕业的专业型硕士,入职腹膜肿瘤外科半年来,对于角色的转换一直在进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个人认知也在不断更新。
首先,普外科与肿瘤外科,虽有部分形似,但核心和根本不同。在肿瘤研究大热的今天,多数普外科的“热门”疾病便是消化道肿瘤,尤以我硕士期间接触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居多;而腹膜癌,有一部分便是原发于胃肠道的肿瘤种植于腹膜表面形成的恶性肿瘤。但是,在李雁主任的多次讲解和授课后,我发现肿瘤学的思路与普外科大不相同。普外科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相对较为表浅,仅仅是一个断面研究:治疗的患者有着严格的界限,治疗的重点也相对有限,即手术切除病灶,从开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到目前大热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均是围绕手术技术进行的革新。而肿瘤外科,患者的范畴较之大大增加,且治疗重点也有所变化,是以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手段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其次,肿瘤外科医生,亦是大内科医生。还记得很多同学在轮转的时候对内科“深恶痛绝”,形成了一种外科大夫只做手术,内科大夫只抠病历的印象。自我入科以来,从朗读医院规章制度,到专科病历书写培训,到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监护,在李雁主任的带领下,我开始逐步接受肿瘤专科医师的培训,也一步步打破了原先对于内外科的固有印象。在一次次的培训中,我也逐渐认识到肿瘤外科大夫,写病历同样不输于内科大夫,而对于围手术期患者经常出现的心、肺等相关并发症,我们也有着独特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一个优秀的肿瘤外科医师,首先就是一位优秀的内科医师。此外,肿瘤外科医师,一样要追踪肿瘤发生发展,要持续观察手术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在这半年的学习中,我的的确确认识到了手术仅仅是治疗手段的一项,也体会到了目前对于肿瘤的综合治疗体系。
最后,我想说,学医路漫漫,虽历七载,当下的我们仅仅在医学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而对于我,一个普外科医生的肿瘤外科成长之路,将更加漫长,也更加充满期待。所幸能够遇见李雁主任这样孜孜不倦、倾囊相授的领路人,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肿瘤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