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为了不留遗憾,她选择出征援藏

——记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宣传组高冰心

发表日期:2022-11-07 来源: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疗队 作者:刘林 本页责编:左彦,曹翠峰

未标题-1.jpg

2022年8月24日凌晨5点,我接到紧急通知,援藏医疗队组建,我是护理队长,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需要成立物资保障的生活组和留好一手资料的宣传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和宣传先行。在彼此都不熟悉的情况下,我根据大家的年龄和工作经历,将16名队员们分为四组,分别为外联组、宣传组、生活组和院感组,其中干部保健科的高冰心任宣传组组长。经过两个多月的接触和工作的考验,充分证明我选择的宣传人是合格的,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后来了解到,当听到了支援拉萨的号召后,高冰心第一时间报了名。她下定决心,错过了武汉以及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地坛医院的支援,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拉萨的抗疫支援。作为后备力量,她一直蓄势待发,随时准备着。

图片5.jpg

高冰心一直有着一份西藏情结,向往着雪域高原的秀美景色、藏传佛教的神秘和朝圣百姓的虔诚。终于来到这可爱又美丽的土地,可不曾想却是以这种方式。

当接到援藏启程通知后,高冰心内心有些激动,但她很快平静下来,与家人和同事们告别。为了有备而来,她咨询了有两年西藏支援经历的常文静护士长相关注意事项,并根据护士长建议买了血氧饱和度仪器和生活日用品。何菁护士长为她准备了很多高原能用到的药,并叮嘱她保重身体。

图片6.jpg

8月26日,当飞机抵达机场时,高冰心和队员们受到拉萨人民的热情接待,接过象征着白云和蕴含着人间一切纯洁、善良、吉祥、美好的哈达,望着心中向往的热土,使命感油然而生。但是当到达拉萨市区后,映入眼帘的却是静悄悄的街道、紧闭的门窗,高冰心意识到这次拉萨疫情的严重性。呼吸困难、剧烈头痛、浑身乏力……那一夜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又累又困的她难以入睡。此时,她最担心的是这个状态如何投入抗疫、如何帮助藏族同胞度过难关。

原本一些很平常的工作,在高原穿上防护服后做起来却让高冰心出现了头晕、憋气等缺氧症状。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坚持住,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倒下。也许是心理作用,也许是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身体的不适,她坚持在方舱内完成了剩余的工作。战疫的每一天里她都绷着一根弦,刚开始每一天都在承受着高原缺氧的痛苦,她从最开始的走路不敢走快,说话不敢大声,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穿着防护服在方舱里健步如飞。在这个紧张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在努力着从不适应到习惯,从笨拙到熟练。每次看到治愈出院的病人,她心里都会非常开心。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终是换来了好的结果,换来了抗疫的初步胜利。但同时,她也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个人防护,争取早日取得抗疫最终胜利。

图片7.jpg

记得有次我们医疗队进舱,高冰心是舱内联络员。那天非常忙碌,她负责统筹安排舱内护理工作。那个班上有两名分别怀孕7个月和3个月的孕妇,一名阴道有点出血,由于舱内条件有限,害怕出现突发情况,指挥部医疗组联系拉萨市妇儿中心医院进行转院。高冰心看孕妇们行动不便,帮孕妇们行李消杀后,主动帮忙提行李,并同志愿者一起将孕妇们送到120车上,孕妈妈们嘴里一直说着谢谢,“幸亏有你们,我们现在也放心了!”直到看到她们安全坐上车,帮她们关好车门,她才放心地回到方舱。

这次来援藏,作为医疗队宣传组的组长,高冰心把宣传组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并负责记录和撰写医疗队援藏期间每天的日报和每周的周报,负责拍照记录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负责挖掘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典型人物,收集记录各类典型事迹,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先进人物进行正面积极宣传,做好与医院宣传科及负责援藏宣传老师的沟通联系。因此常常能看到她深夜还在伏案整理,在每天完成了日常的护理工作后,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宣传材料的收集、整理、撰写、修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图片8.jpg

在整个援藏过程中,高冰心一直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素质、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攻坚克难的韧劲,科学防控、精准施治,得到了队友和患者的肯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无数个和高冰心一样的医护人员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她们凝心聚力、奋勇战“疫”,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