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栉风沐雨 终见彩虹
——中国援瓦医疗队勇做胸怀大爱的无畏医者
医者,之所以受到世人普遍尊敬,在于他们救死扶伤的医术,更在于胸怀大爱的无私无畏精神。改造环境的前提是适应环境,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也是被不断演绎验证了的事实真理。中国援瓦医疗队在履行引入新理念、开展新技术的使命之时,也实践和验证着这则规律。面对有限条件的医疗环境,坚定的信心、无畏的勇气、扎实的功底、精准的诊疗、优质的服务、巧妙的沟通、乐观的态度、无私的奉献都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成功要素。
在诊疗过程中,每当医疗队员问诊查体后建议辅助检查时,都要考虑仅有超声和X光片情况下,如何判断病情和提供诊疗方案。根据实际诊疗经验,医疗队摸索出了“瓦努阿图特色”诊疗建议原则。对于轻症慢病患者,建议本国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潜在风险高,发病可能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或危及生命的患者,建议择期回国(华人华侨)或出国就诊;对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可转运患者,建议限期(紧急)回国(华人华侨)或出国就诊;对于急危重症转运风险高的患者,根据现有条件尽力施治。
得道者多助。在艰苦的环境中,医疗队员结交了很多患者朋友,以医者之眼精准判断,为患者制定了最佳诊疗方案,把握了最佳治疗时机。但是援瓦医疗专家们与“常常分诊、偶有治愈”的现状无法妥协,瓦努阿图的基础医疗卫生条件和医护人员的陈旧理念亟待改进和更新,医疗队员也只有积跬步之行,才能至千里之远。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3月24日,虽然连续一周的大雨仍未停歇,却因一瓶医用二氧化碳气体抵达维拉中心医院让队员们如见阳光般心花怒放。这是队员们想方设法、千辛万苦淘来的宝。为提升瓦努阿图医疗技术水平,开展外科腹腔镜微创技术,医疗队从国内带来了全套腹腔镜器械,但因当地没有医用二氧化碳气体生产条件和运输受限,开展腹腔镜手术的时间一再延后,这件“小事儿”成了无法逾越的困难。眼看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医疗队与国内联线,卫健委、医院、使馆领导一起帮忙出主意、想办法,医疗队员们走遍了维拉港的大街小巷和公司企业,从饮料公司到啤酒公司,从中资机构到瓦国政府,找到了食品级的二氧化碳,也因为1‰的误差不能达到医用标准,开展新技术须符合标准、万无一失。
医疗队仍未放弃希望。一次偶然的机会,医疗队去tanna岛巡诊时,结识了瓦国国家气体公司经理。听到我们的需求是为了本国居民的健康福祉,他深受感动,表示作为瓦努阿图唯一一家政府批准的气体公司,虽暂时没有这类气源,但会想办法协助中国医疗队解决这个难题。随后,医疗队员五次往返瓦国国家气体公司,经过反复沟通和协调,经国家卫健委批准临时预算计划,以瓦国政府名义向澳大利亚订购了医用级二氧化碳气体。
医疗队五次前往气体公司洽谈购买瓶装医用二氧化碳气体
受飓风、运输相关申报手续繁琐等因素影响,在医疗队员与瓦国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气瓶几经周折,历经3个月终于送达维拉中心医院。一系列的参数设定与腔镜设备连接测试有序进行中,一系列的科普宣传与专业教学讲座稳步推进中。
维拉中心医院院长和外科骨干医生分外高兴,手术患者会因手术方式的改变而最终受益。专业技术的创新与提升体现了医者的初心与职责。中国援瓦医疗队即将开展腹腔镜手术,是开创瓦努阿图微创手术的新起点。
历经波折姗姗来迟的瓶装医用二氧化碳气体
医疗队员联合澳籍工程师进行术前调试
风雨过后彩虹初现,最美的白衣使者无畏无惧。新希望,新起点。加油!
(荐稿:李凯)
上一篇: 旧貌换新颜(之五)
下一篇: 狠抓消防训练 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