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多学科携手救治一名大学生肿瘤患者
4月4日,经过10多小时的手术,多院、多学科高效协作,成功为一位大一学生切除包绕腹膜后所有大血管的26厘米巨大恶性肿瘤。患者父母感激万分地说:“来北京遇上了好医生,不仅技术高,医德更高!”
去年暑假,一直健康的大一学生郝铭(化名),突感运动后腰部不适。在当地检查发现,癌症晚期,腹膜后巨大肿瘤像疣鱼一样绕缠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双侧肾血管周围,左肾已完全被侵蚀。更不幸的是,穿刺病理报告神经母细胞瘤,该恶性肿瘤多发于儿童,成人罕见。
患者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求助于王焕民教授,王教授仔细研读影像资料后,认为肿瘤巨大,又包绕血管及重要器官,建议到医科院肿瘤医院儿童及青少年肿瘤科化疗3个周期后复诊。一个月前,患者复诊肿块缩小1/4,王教授认为可以手术,立即给他安排了床位。然而,办理住院时才发现,患者超过14周岁,无法在儿童医院住院。患者又奔波于多家大医院,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太大”。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患者和家属来到了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面对如此巨大的侵犯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我此前并未见过,但为了患者,我与团队决心奋力一搏!
我第一时间联系医务处组织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影像科、输血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并向北京儿童医院医务处发了邀请王焕民教授会诊函。最终,经双方医务部门沟通,邀请王教授到手术现场给予相关指导。
术前准备时,发现手术室没有微波刀。如果不用微波刀切,切缘不清,创面出血较多,很有可能损伤大动脉,术中大出血。经与医学工程处王慧宇处长沟通协商,在了解科室需求后,紧急配备了微波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当晚10点,手术刚一结束,医务处樊庆处长打电话询问手术情况。经过10多小时的不间断手术,团队成功为该患者切除了包绕腹膜后所有大血管的26厘米巨大恶性肿瘤。目前,术后观察良好,并将于下周出院。
世间术业有几何,至精首善当为医。一位疑难患者的救治背后,凝聚了众多热心人士的默默支持。此次手术探索出了一条跨医院、多科联合救治的合作路径,充分彰显了“一切为了患者”的医者仁心。
上一篇: 登门送医为中资企业提供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