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推广应用再添新绩 ——北京世纪坛医院与内蒙古包头、呼伦贝尔及广东省中医院举办座谈会
为进一步推动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精准防控体系转化落地,帮扶内蒙古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及广东省中医院开展变态反应工作,11月22日下午,北京世纪坛医院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呼伦贝尔市及广东省中医院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孙金磊、变态反应中心负责人兼教学部主任郭亚青、医务部副主任李文斐、耳鼻咽喉科王笑玥,呼伦贝尔市卫健委调研员王冰梅、卫健委人事科教科韦华,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王勇科长及张闻洋,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曾春艳、变态过敏门诊副主任田学玲、医务科长冯艳玲,以及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罗秋兰医师。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姚琦、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和副主任尹金淑、变态反应科主任王洪田、院办公室主任戴缤、改革与发展处处长任依、门诊部主任倪杰、变态反应科副主任马婷婷和王晓艳共同出席会议。
戴缤主任主持此次座谈会。戴主任首先介绍了与会人员,并致欢迎辞。我院姚琦副院长介绍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整体战略发展布局,以及变态反应学科在医院的“名片效应”。姚琦副院长表示,王学艳教授多年来在北方地区“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卓有成效,是推动政府治理、关注百姓健康的民生项目,同时表达了对双方开展夯实合作、取得实际成果、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期望和祝愿。
随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孙金磊就目前医院的基础条件、门诊诊次、主要疾病分布等情况进行介绍。他详细介绍了该院对变态反应学科的初步规划,表达与我院合作开展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的坚定决心,希望北京世纪坛医院介绍特色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储备、科研工作开展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并协助引进花粉监测及过敏原检测设备、开展过敏原体内及体外试验和脱敏治疗等。
呼伦贝尔市卫健委调研员王冰梅对该市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简要介绍,表达了该市开展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急迫性。随后,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曾春艳对目前医院的基础条件、变态反应学科建设规划进行介绍,并提出希望北京世纪坛医院相关领导莅临当地医院,实地指导学科建设、人才储备与培养、科研工作开展等,协助开展花粉监测、过敏原体内及体外试验、脱敏治疗等方面的愿景。
随后,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的罗秋兰表达了对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的浓厚兴趣以及深入学习的强烈决心。
接下来,变态反应中心王学艳主任首先对医院及院领导对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详细介绍了花粉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防控体系的建立与推广。王学艳主任带领团队于2013年创建中国北方花粉过敏性疾病“五位一体”精准防控体系,填补当时我国缺乏过敏性疾病精准防控体系的空白。通过花粉监测、植被调研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致敏花粉种类和植被分布,以避免或减少致敏原接触,根据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通过医生培训和百姓科普宣教,提高各级医生的综合诊治能力,帮助老百姓形成正确观念,实现花粉过敏性疾病的精准防治。项目目前已推广应用至174家医院,覆盖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最后,王主任对内蒙古包头市、呼伦贝尔市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变态反应事业的开展提出诚恳的具体建议。
最后,变态反应中心副主任尹金淑总结了我院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变态反应学科建设需要多方因素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来自当地政府、卫健委以及医院领导的政策支持、资金及人员投入,需要意识到建设变态反应学科、规范诊治过敏性疾病的必要性,以及团队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变态反应学科的决心和行动力;其次,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精准防控体系的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和人才梯队建设,重视科研产出,将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从实处解决当地的过敏难题。变态反应科主任王洪田强调了政策支持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到变态反应科门诊实地参观学习。王学艳主任向来宾介绍了科内诊区的规划、人文科室的建设、过敏性疾病诊治流程、花粉监测室等。
近年来,北京世纪坛医院与京津冀蒙等多个地区陆续开展战略合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市怀柔区、河北邯郸、辽宁省辽阳等地陆续建立“五位一体”精准防控体系,成果显著,为当地百姓送去福音。未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将逐渐扩展至内蒙古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广东省及其他地区,战略合作有望结出硕果。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变态反应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已箭在弦上,让我们一起迎接学科飞速发展的未来。
(图片: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