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外科

学科百科

小伤口引发大危机

来源:矫形外科 作者:张明旭 本页责编:左彦

45岁的张先生在2015年11月遭遇车祸,导致:左下肢及右足部烫伤,在当地医院做的皮瓣转移及植皮手术,住院4个月后回家。张先生回家后一周,右足跟部开始出现破溃,回家后两周,原来的手术刀口从里面往外流黄色脓液。张先生当时没在意,在家自行换药处理,换药一个月,伤口没好反而更重了,同时张先生脚部持续疼痛。为了彻底找到病根治愈疾病,最后张先生找到8455线路检测中心。经过专家诊断,张先生患的是:右跟骨骨髓炎

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由于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的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致患者终生残疾。

骨髓炎的并发症

1.畸形:由于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过度生长而变长;或因骨骺板破坏,影响发育,结果肢体短缩;骨骺板一侧受破坏,发育不对称,使关节呈内翻或外翻畸形;由于软组织瘢痕挛缩,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关节强直:由于感染扩散到关节内,关节软骨面破坏,使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癌变:窦道口皮肤由于不断受刺激,可合并癌变,常见为鳞状上皮癌。

骨髓炎如何治疗?

病灶彻底清除、开放性松质骨植骨及反复冲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穿刺吸引术: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

2.开窗引流术:X线检查显示骨质局部已有破坏及骨髓腔阴影增宽者,可在骨髓腔内积脓部位进行骨皮质钻孔或开窗,防止炎症扩散,以利分泌物引流。

3.死骨取出术: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者,可将死骨取出,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4.截肢术: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5.大块病骨切除术:一般适用慢性血缘性骨髓炎,病骨已明显硬化,或局部瘢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负重也无重要功能的慢性骨髓炎患者。

骨髓炎的预防方法

1、加强劳动安全管理,防止皮肤擦伤及意外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外伤,应立即就医,勿找土医生按摩、掐、挤等,以防延误病情;如皮肤擦伤,应防止污水泥土污染。

2、青春期应多食蔬菜水果,少用油剂润肤,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或腺管阻塞。

3、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摘除。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5、正确处理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发现感染要积极治疗。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感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