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推进规范化管理

——吉训明院士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 开展“脑鸣”诊疗教学查房指导

发表日期:2024-04-18 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梁鑫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和中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工作,4月1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医疗教学查房,对医疗服务和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回答患者关心的问题,致力于进一步推进颈内静脉狭窄所致“脑鸣”的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神经外科主任胡志强教授及神经外科全体医生陪同。

图片29.jpg

首先,吉训明院士于神经外科术后观察室进行医疗和教学查房。先后听取了3位术后患者病历汇报,对患者术前术后病情的变化进行对比,从病理生理角度对术前术后症状变化进行阐述。术后,患者头昏、头胀的症状消失,“脑鸣”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除此之外,一位术后第二天的患者反映,除了“脑鸣”有一定程度减轻,长期困扰患者的高血压也得到了改善。这是因为寰椎横突对颈内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迷走神经刺激以及脑内代谢变化,引发部分患者出现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压迫解除后,这种症状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图片30.jpg

随后,吉训明院士到患者床旁探视访问了3位术前患者,向患者讲解了以颈内静脉狭窄所引起的不同症状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解除静脉压迫后,困扰患者多年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一位病史长达10余年的患者,在4个月前做过左侧颈静脉减压手术。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轻生的症状明显改善,能接送孩子上下学,用其丈夫的话说:“术前术后完全换了一个人,睡眠明显改善,脑鸣症状也好转了,本次入院希望能接受右侧颈静脉减压手术使症状进一步改善。”

图片31.jpg

随后,吉院士在神经外科会议室对术前术后患者病历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和讨论。

图片32.jpg

图片33.jpg

未来,神经外科将对基层医院医生定期开展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加强脑静脉系统梗阻疾病研究,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完善术后患者系统性康复计划,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荐稿:胡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