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 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收官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收官。自6月26日发布招生公告后,共收到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475名优秀大学生的材料申请。7月12日,学院组织了线上宣讲活动,由北京世纪坛医院教育处副处长台卫平主持,教育处研究生部负责老师对招生政策、培养、就业、学生工作等进行了介绍。外科学专业姚琦教授(常务副院长)、内科学专业薛新颖教授、神经病学专业李深教授、妇产科学专业白文佩教授、免疫学专业曾辉教授、肿瘤学专业丁磊教授、超声科学专业刘勇教授、重症医学专业陈炜教授、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刘娜副教授、麻醉学专业缪慧慧副教授,分别从培养点建设情况、导师风采、科研建设、团队建设、师资带教、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帮助同学们对北京世纪坛医院的研究生培养点及临床特色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线上宣讲会
7月17日,经过资格审核和各专业导师组简历筛选,最终有50名同学受邀入营,参加北京世纪坛医院线下主体活动。7月18日-19日,学院开展了为期2天的线下活动。
7月18日上午8时,夏令营开营仪式正式启动。教育处台卫平副处长开场致辞,从医院概况、导师队伍、教育教学、生活保障等方面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介绍。教育处孔媛媛老师、王筱萌老师、张海静老师分别从夏令营安排、学院就业情况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
夏令营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后,同学们在志愿者及各科室带教医生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我院模拟手术室、特色科室、外科减重病房、淋巴外科病房及我院特色实验室、生物创新中心。在参观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我院临床与科研的日常工作流程及科室、部门建设历程,让同学们感受医院的临床与科研氛围。
参观模拟手术室、营员合影留念
参观外科减重病房、淋巴病房
参观生物医学创新中心
7月18日下午,活动邀请了我院优秀导师代表及硕博生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学术沙龙和硕博经验分享会,通过与导师、学长学姐的面对面交流,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学术经验与方法,对未来学业规划、研究方向制定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
学术沙龙
呼吸内科薛新颖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学术经验分享“奔跑吧,世纪坛人!科学研究就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体系研究”,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最后回归临床解决问题,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超声科刘勇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超凡慧眼,声入人心”的学术报告,向同学们讲解了临床医生剖析疑难病症时的缜密思维和诊疗时用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肿瘤内科黄红艳教授通过“异质性cell-in-cell结构介导的胞内杀伤”的学术报告,向同学们展示了我院肿瘤方向基础科研的扎实功底及赶超国际的科创水平,再次拓宽了同学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视野。
中医科潘国凤教授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讲述了在医学路上我们该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在“做一名优秀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多学科交叉合作一个都不能少!”的分享中,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优秀研究生代表及推免生代表分享经验
随后,我院优秀研究生代表刘宸安、余承源及优秀推免生代表杨坤、郑滨雨4位同学,分别从博士科研经历、如何平衡科研与临床、专业选取和学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指导同学们如何平稳度过本科到研究生的过渡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研究生生活。
集体活动结束后,教育处组织了笔试考核工作,并由11个专业于7月19日组织了严格有序的面试工作。结合笔试和面试的综合表现,最终评选出了19名优秀营员和23名合格营员,并向同学们颁发了营员证书。
结业考核与优秀营员
砥砺奋进,不负韶华。本次夏令营活动充分展示了我院优秀导师团队在科研能力建设、师资带教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硕士、博士研究方向的规划,在导师和同学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在未来求学路上披荆斩棘,用知识与专业技能武装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扶伤济世 敬德修业”的医者精神,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8455线路检测中心)期待新生力量的加入!
(荐稿:台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