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

发表日期:2024-12-27 来源:眼科 作者:邹迎 本页责编:曹翠峰,范晓,叶立炜

青光眼治疗的核心目的在于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青光眼患者需要终身接受复查,相当一部分患者要终身依靠药物进行治疗。眼压每降低1mmHg,青光眼病情进展的风险以及失明的风险均可降低10%。

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而言,处于早期阶段时可采取激光治疗,到了中晚期往往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手段包含药物、激光以及手术治疗这几种方式,大多数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

那么,是不是只要眼压≤21mmHg 就万事大吉了呢?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答案是否定的。有些患者即便将眼压控制在17-18mmHg,病情也不会进展;而有的患者即便眼压≤15mmHg,病情却依然在发展。实际上,每一位青光眼患者都有其专属的正常眼压值,我们将之称作目标眼压或者靶眼压,也就是个体耐受压。所谓目标眼压,指的是在对青光眼进行治疗或者随访过程中,不会引发进一步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时的平均眼压。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青光眼患者经常对眼压进行监测,以便了解其平时眼压的平均水平,同时要求患者定期复查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眼底照相,从而知晓在某一眼压水平下病情是否出现进展,再综合患者的病情去制定相应的靶眼压。一般来说,晚期青光眼患者的日平均眼压需低于12-13mmHg;早期青光眼患者的日平均眼压要小于18mmHg;中期青光眼患者的日平均眼压则应小于15-16mmHg。对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在经过治疗后需下降30%,并且24小时眼压波动要小于5mmHg。

眼内压本身具有波动性,多数人的眼压在清晨时处于最高值,到了晚上则为最低值,昼夜眼压差值一般≤5mmHg,双眼眼压差值同样≤5mmHg。不少人在白天工作时段眼压并不高,反而是在晚上、深夜或者清晨时眼压较高。所以,我们需要对患者的24小时眼压进行监测,掌握眼压的高峰时间以及波动情况,以此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实现对眼压的24小时全天有效控制。比如,如患者眼压在早上7点达到最高值,通常会要求患者在眼压高峰来临前1小时使用眼药水,像美开朗、阿法根这类眼药;而前列腺素类药物,比如适力达、苏为坦、卢美根等,一般建议在晚上9点用药。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主要涵盖以下几类:

一是β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通常能够使眼压降低20% - 30%,对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均有疗效,不过其在夜间降低眼压的效果欠佳。每天需用药2次,且要在晚上5点以前使用,患有哮喘、心率过慢或者严重心脏病的患者禁用,常用药物包括噻吗心胺、美开朗、贝他根等。

二是碳酸酐酶抑制药(CAI),其可降低眼压 10% - 15%,常常作为联合用药来增强局部治疗的效果,对磺胺过敏的患者禁用,常用药物为派立明,每天使用 2 次。

三是肾上腺素α2 受体兴奋药,对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都有效,起效较快,能降低眼压20% - 30%,其副作用表现为眼局部过敏、口干、倦乏(中枢抑制),个别患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常用药物是阿发根,每天用药2 - 3次。

四是前列腺素类药,这类药物降眼压的作用强劲、持续且稳定,每天只需局部给药1次,就能降低眼压25% - 40%,不受眼压昼夜变化的影响,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常用药物有拉坦前列腺素(适力达)、贝美前列腺素(卢美根)、曲伏前列腺素(苏为坦)以及他佛前列腺素等。前列腺素类药物降压幅度大、作用时间持久、眼压曲线波动小、患者依从性高,且全身副作用小,是开角型青光眼局部用药的一线选择。

(荐稿: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