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科室新闻

守护生命 也守护自己 ——献给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

发表日期:2025-04-10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于胜楠,黄淑婷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在医院的红砖白墙内,有一群人日复一日地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是患者及其家属希望的灯塔。但在这份职业背后,医护人员同样肩负着巨大的心理重担。面对生死考验、病痛折磨、家属的期待与疑问,他们的内心同样渴望得到关注、理解和呵护。

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源何在?

1. 生死决策的沉重负担

医护人员日复一日地面对生死抉择,抢救的失败、患者的离世,这些场景不断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即便知道有些结局无法逆转,他们仍会对每一个逝去的生命感到哀伤。

2.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紧张的抢救流程、快节奏的工作让医护人员的身心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疲劳与焦虑交加,易引发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问题。

3. 情感共情的消耗

医护人员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执行者,更是患者情感的倾听者。面对患者的苦痛和家属的期望,他们往往需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消耗逐渐累积,成为心理上的重负。

4. 职业环境的挑战

紧张的医患关系、短缺的医疗资源、社会的舆论压力,这些外在因素也让医护人员感到迷茫与无力。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心理疏导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深情关怀,更是对患者安全的坚实保障。通过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能够:

- 释放积压情感,减轻心理负担;

- 提升自我认知,增强心理韧性;

- 学会情绪调节,保持乐观心态;

- 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患者。


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但也是普通人。他们的情绪需要被倾听,压力需要被释放。在守护患者的同时,也请守护好自己的心灵。累了,就停下来休息;难过了,允许自己流泪;困惑了,就寻求帮助……

春天会来,花儿会开,生命的循环从未停止。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医护人员筑起一道心理健康防线,让他们在守护生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守护生命,也守护自己”,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荐稿:徐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