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离退生活

回忆东北抗联老战士李品一伯伯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作者:陈绍珍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中国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人民浸沉在无比的喜悦之中。我父亲设家宴庆祝,因为高兴,李伯伯唱了一支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获得称赞。家人都问父亲,此歌如此深情悦耳,难道李伯伯是音乐家?父亲笑着娓娓道来。

李伯伯名为李品一,是东北抗联侦察排长,他生于1902年8月,比我父亲大三岁,1930年初他与我大伯相识在东北抗联,我大伯比李伯伯大三岁,当时我大伯是东北抗联早期的领导者之一,很喜欢文武双全的李品一伯伯,曾给予很多帮助与教导,李伯伯深记于心。1940年我大伯因救战友身陷囹圄,经受日寇百般折磨。严刑拷打,最后英勇牺牲,时年43岁。当时地下党组织考虑我父亲的安全,几名同志与我父亲去牡丹江市工作,开辟新的抗日战场。1940年仲夏,我父亲带着我母亲和10岁的小姨、1岁的我去牡丹江生活。父亲以经商为名,筹集抗日经费,收集日军和敌特情报,接待安排帮助抗联同志。1941年冬,李伯伯在一次战斗中左腿负伤骨折,暂别抗日前线,经治疗尚未痊愈,当知道我父亲已离开哈尔滨后就主动向党组织申请到牡丹江协助父亲工作。因牡丹江周边山高林密,土匪及国民党各路人马活动猖獗,担心父亲年轻,工作担子太重以疗伤为由到牡丹江来找我父亲,并以亲表兄弟相称,共同生活和工作。李伯伯时年39岁,我父亲36岁。

李伯伯是哈尔滨人,中等偏高的身材,留平头,体态适中,举止端庄,龙眉大眼,器宇轩昂。经常穿一件深灰色的长衫,千层底的黑布鞋,帮助父亲管理账目等。据父亲讲他是乡绅之家出身,高中毕业后弃家从军,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他对哈尔滨、牡丹江一带很熟,便于开展工作,大家都很高兴,我们都认为李伯伯就是我们家的人。1942年9月我弟弟出生,全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日夜夜。

一、 日寇铁蹄下的东北、抗日烽火此消彼长

日本侵华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父亲生前回忆往事时曾说:“自1932年3月起,清末皇帝溥仪就与日本订立了“卖国密约”,随之又签订了《日满协定书》把整个东北变成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的天堂,日本无限期的驻兵东北,把东北沦陷为《伪满洲国》,当时东北最具实权的就是《伪国务院》、还有《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政府》。日本人决定后的事情由溥仪执行。在中国的土地上由日本人主宰一切,是对中国人的耻辱。所以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奋起抗日,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大伯就是这个时期由天津大学毕业和其它爱国热血青年来到东北抗击日寇的青年人。

父亲生前回忆说:1941—1943年前后,东北是日本鬼子实施了三次战役大转移,对东北人民实行了非人道的酷刑,残害东北同胞,在东北各地设立监狱多达130多个,关押了无数的中国人民,刑具多达十几种,如手铐、脚镣、铁制的各种“保护衣”,以及铁锁、铁链、用烧红的烙铁烫中国人,甚至用电刑,受刑者全身抽搐痉挛,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视中国人民如鸡狗,任其屠宰。罄竹难书。从此抗日的烽火在东北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

二、 林海雪原的惊险,练就了赤忠心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掩盖侵略的真相,把东北《伪满洲国》伪装得像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表面上装成虚假繁荣,实际上却残酷镇压、屠杀、奴役中国人民,以所谓的反满抗日为由屠杀一大批爱国人士,我父亲从1939年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也在不同岗位完成党交给他的工作,但迟迟没有解决入党问题,后来东北局中共党的某位领导人对我父亲说:“现在你还不能入党,是一位民主人士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父亲明白了,能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人永远是党的朋友,党员只是一个神圣的称号,而党外亦有很多具备条件而又有特殊身份的好同志忠诚的为党工作着。父亲说:“为了躲避三千万父老乡亲的彻底解放,为了把日本鬼子打回老家去,我们都各尽其能吧。”父亲这段话是我离开故乡去大学读书时对我鼓励后的一段回忆,令我永生难忘,铭记于心,以先辈为榜样,牢记阶级仇、民族恨,报效祖国。

三、 经商之路无坦途,如履薄冰巧应变

一九四零年伯父牺牲后,北满哈尔滨地下党组织为了保护我父亲,也是为了充分发挥他的特长派他去牡丹江市,了解社会现状及民生情况。准备置房产做生意,父亲具有“经营之潜质”,头脑清醒,口齿流利,对数字的记忆尤好。这与他早年从秦皇岛老家来哈尔滨协助大伯父经营商铺学会计的经历有关。此次做生意是要“大手笔”。因为打日本需要经费,解放全中国也需要钱,因此放弃肩上“任重道远”。必须全力以赴。

放弃选的地址甚好,地处市内两条主干道之间,毗邻横贯全市的东西长安街之北,是坐北朝南,东西相通的一所宅院,经过拆迁重建,完全符合放弃的意图,西院门前高台阶下种了三颗“穿天杨”,店门前并排挂了二个匾牌:一个是:牡丹江市义兴厚代理店;二是:牡丹江市德兴托运部,主要经营东北土特产、山货、毛皮、名药材,实为给抗联游击队运输武器弹药及往来之抗联战士,托运的是贸易卖双方的货物实则是枪支弹药的托运,这样人员往来很方便,可以用合法的身份完成抗联所需之物品的运输,如有意外可由院内的地下通道安全撤退疏散。中间院子是我父亲六口人居住,父母、李伯伯、小姨、我和弟弟大小共8间房,在父亲的书房内室有一张床,床下的地板挪开就是通道的入口。李伯伯住在这里,大衣柜内挂的衣服里边就有一支子弹上膛的步枪(打杆枪),而李伯伯长衫内的裤兜里常带一支“勃朗宁”手枪。李伯伯对外是财务总管,实际上是父亲的警卫员。东院是牡丹江市东一条路68号,门前挂着“牡丹江市义兴厚油坊”生产食用油,有4位工人,实际上是抗联战士,有时也有从周边来这里治病、执行任务的同志。院内有两个大仓库,内装着豆饼,也有粮食等物,待运送抗联各部门。如遇特殊情况,同志们可由另一门经中院再从西门代理店内外出。此处精心的安排全家人只有爸妈及李伯伯知道,小姨、我和弟弟全然不知,直到我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爸爸才告诉我,令我目瞪口呆、惊讶不已。

四、抗战是一场全民族的革命战争

一九四二年二月,东北牡丹江市还是雪花飘飞,树木银装素裹,正月初八,我父亲的新店铺义兴厚绸布店在牡丹江市东三条路“开张之喜”。主营丝绸、呢绒等高档衣料,香水名包也颇受青眯,一时间顾客盈门生意大有看好之势。李伯伯经常单独或陪我父亲去店里看看,他们不是看货而是看人,李伯伯是侦查员出身,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一次见店内一对男女在店内接头,尚未完成交接即被李伯伯制伏,原来他们是国民党特务,想在此刺杀一位国民党军官,后交待,此军官有通共之嫌,后来李伯伯击毙了两特务获得赞扬。在粉碎日寇“以华治华”的阴谋中重创了汉奸建立的基层政权实施统治的图谋。

在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累计消灭伪军110多万人,使日本人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越来越衰败。

在八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不仅不做亡国奴,还打碎了国内的旧制度,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伟大的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

结束语

李品一伯伯从1940--1948年和我父亲并肩战斗共同生活了八年之久,经历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二个不同的经历,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安宁、快乐。他见证了我由幼儿—儿童—小学生的成长历程。李伯伯学识渊博,除了习武之外还熟读过《三国》《古文观止》《三国演义》,还经常给我们讲“西游记孙悟空”的故事,他教我们唱歌“我们在太行山上”“延安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黄水谣”“南泥湾”等。李伯伯像父亲一样可亲,他还给我和小姨染红手指甲,给我梳小辫,有时天下雨他还背我去幼儿园……

亲爱的李伯伯,我要向你说的话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请你放心,我早已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努力的学习、工作,用自己全部力量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我们的党会越走越壮大,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强,我们党的事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人民的生活将永远幸福安康!

(作者介绍:陈绍珍,女,1939年出生,退休前任职于我院保健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荐稿:离退办曾丽华)